- 2025年08月30日
- 星期六

不管是特朗普在阿拉斯加见普京,还是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前往白宫,事实都表明特朗普的“和平计划”没有任何进展:乌克兰拒绝将尚未被俄军占领的顿巴斯地区拱手相让,拒绝承认克里米亚等俄军控制区在法律上属于俄罗斯,克里姆林宫则不愿停止这场战争,甚至就连空中停火都不愿做到,刚刚对基辅发动的开战以来规模第二大空袭就是最好的证明,或者说,是再次狠狠地打了特朗普的脸。

这场空袭的剧本已经被多家媒体详细还原。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官员扎希尔·瓦海迪说,以军的第一颗炸弹砸下手术室和医生宿舍,紧接着第二轮打击精准锁定医院外墙的楼梯口。医护和记者们刚刚冲出第一轮爆炸的现场,准备救人和采访,结果被“二次打击”一锅端。美联社33岁的雇员马里亚姆·达卡、路透社两名记者,还有半岛电视台和英国媒体的同行,命丧医院门口。

随着国际局势的复杂化,金正恩此行不仅是出于对历史的缅怀,更是在当前形势下的一次战略布局。这一次,朝鲜从“孤立外交”转向“战略参与”,标志着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正在逐渐上升。金正恩的表态以及随后可能达成的协议,不仅关乎朝鲜自身的安全和利益,更是与俄罗斯的背靠背关系密切相关。

技术路径偏差:理想主义陷阱西方高超音速困局的核心,在于对“技术神话”的盲目崇拜。美国X-51A“乘波者”项目执着追求6马赫极限速度,却因超燃冲压发动机稳定性不足,7次试射6次坠海。其根本矛盾在于:用航天飞机的技术标准,强求导弹实现战斗机般的机动性。这种“既要又要”的贪大求全,导致热防护系统超重40%、制导系统故障率激增。反观中国东风-17,采用“助推-滑翔”模式,巧妙利用大气层边缘的“打水漂”弹道,将速度锁定在5-10马赫的实战平衡点,既确保突防能力,又规避材料极限瓶颈。

在现代战争中,实战训练中的靶标不仅仅是固定不动的铁皮罐,更应该是具有真实战场特征的高仿真目标。通过这样的训练,军队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知己知彼,做到心中有数。而这些“海马斯”的高仿真模型,正是为了模拟真实战场环境而存在的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