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

叙利亚8个师阵亡700人溃逃!以军逼近首都13公里,朱拉尼跑了?

朱拉尼8个师10万大军连夜从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撤离,至少700名精锐阵亡,以色列战机还在狂轰滥炸,德鲁兹人集体倒戈!谁能想到,这场被视为“朱拉尼政权最后一搏”的军事行动,最终演变成一场灾难性溃败。

朱拉尼8个师10万大军连夜从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撤离,至少700名精锐阵亡,以色列战机还在狂轰滥炸,德鲁兹人集体倒戈!谁能想到,这场被视为“朱拉尼政权最后一搏”的军事行动,最终演变成一场灾难性溃败。

更致命的是,以色列装甲部队已推进至距离大马士革总统府13公里处,而叙利亚“大总统”朱拉尼突然神秘消失,疑似带着妻子和孩子跑了?叙利亚局势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?

当叙利亚新国防军的坦克在7月16日第二次冲进苏韦达市中心时,朱拉尼政权或许以为胜券在握。然而以色列空军的F-35机群瞬间撕碎了幻想。

据伊朗Press新闻网披露,仅72小时内,以军对叙利亚南部发动超过200次空袭,HTS武装的老兵营被精准摧毁,外籍雇佣兵红队的车臣指挥官当场丧生。

叙利亚8个师阵亡700人溃逃!以军逼近首都13公里,朱拉尼跑了?

叙利亚抵抗阵线一名军官向黎巴嫩媒体透露:“我们亲眼看到以色列导弹像点名一样击中每一处指挥所,他们显然拿到了完整的情报网。”

这场溃败早有预兆。朱拉尼强推的“南部决战”本就矛盾重重:新招募的炮灰士兵缺乏训练,HTS军阀们却忙着在占领区劫掠德鲁兹人的家电和现金。

以色列《国土报》获得的战场影像显示,撤退中的叙利亚部队竟用卡车运走冰箱和电视机,而德鲁兹民兵趁机用以军空投的“长钉”导弹伏击车队。

这种荒诞场景暴露了朱拉尼政权的致命伤——它从未真正掌控军队,只是一群利益集团的临时联盟。

德鲁兹人的背叛与以色列的阳谋

苏韦达省的战局转折点,在于德鲁兹人的集体反水。这个曾效忠阿萨德家族的少数族群,如今却在黑门山区举着以色列国旗迎接梅卡瓦坦克。

黎巴嫩广场电视台拍摄的画面显示,德鲁兹长老会公开宣布:“以色列才是唯一能保护我们的国家。”这种转变绝非偶然。朱拉尼政权对德鲁兹村庄的洗劫,与以军空投武器、药品的对比,让族群生存本能压过了国家认同。

展开全文

叙利亚8个师阵亡700人溃逃!以军逼近首都13公里,朱拉尼跑了?

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算盘打得精明。他在7月17日的讲话中刻意强调“保护德鲁兹人”,实则将叙利亚南部变为缓冲区。

目前,以军15辆战车不费一枪一弹进驻卡塔纳镇,距离大马士革仅13公里,这种心理威慑比真打更致命。

前叙利亚政府军将领阿卜杜拉·哈桑分析:“以色列要的不是领土,而是让叙利亚永久碎片化。当德鲁兹自治区、库尔德武装、HTS军阀各自为政,大马士革就永远无法统一全国。”

朱拉尼“失踪”背后的权力地震

7月18日凌晨,大马士革突发政变传闻。伊朗媒体称朱拉尼携家眷仓皇出逃,而叙利亚国家电视台突然中断节目,改播爱国歌曲。

尽管HTS武装发言人坚称“总统仍在指挥”,但多名消息人士向Press新闻网证实,国防部长卡斯拉遭遇未遂刺杀,广播电视大楼被不明部队接管。

这些细节拼凑出一幅政权崩坏的图景:当以色列炸毁前线指挥部时,后方的军阀们开始争夺权力真空。

叙利亚8个师阵亡700人溃逃!以军逼近首都13公里,朱拉尼跑了?

最耐人寻味的是巴沙尔的沉默。这位流亡莫斯科的前总统仿佛人间蒸发,连象征性的声明都未发布。

熟悉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人士透露,俄罗斯已对叙利亚乱局失去耐心,“巴沙尔很清楚,现在发声只会被各方当作棋子”。这种沉默恰恰折射出叙利亚的悲剧——无论是朱拉尼的激进扩张,还是以色列的蚕食策略,受苦的永远是平民。

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显示,仅过去一周,苏韦达省就有超过3万人逃往约旦边境。

当以色列坦克在德鲁兹村庄巡逻时,叙利亚的版图正在被重新绘制。

库尔德武装控制东北产油区,伊朗系民兵盘踞东部,HTS残部退守伊德利卜——这个国家已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。

以色列安全专家多隆·阿米塔尔预言:“未来几个月,我们将看到德拉省宣布自治,然后是戈兰高地德鲁兹人公投并入以色列。”这种“温水煮青蛙”式的吞并,比直接战争更难以逆转。

叙利亚8个师阵亡700人溃逃!以军逼近首都13公里,朱拉尼跑了?

但变数依然存在。朱拉尼若被政变推翻,很可能逃到土耳其,组织力量东山再起。而HTS武装可能分裂成数十个派别,引发更血腥的内斗;而伊朗支持的叙利亚抵抗阵线正试图在南部建立新据点。

更关键的是,俄罗斯是否会坐视以色列彻底肢解叙利亚?莫斯科近期向塔尔图斯港增派军舰的动作,暗示着新一轮博弈的开始。

这场危机中唯一的“赢家”或许只有以色列。

内塔尼亚胡用最小代价换取了战略缓冲区,同时转移了国内对其防空系统失效,导致被伊朗痛揍的批评。

但对叙利亚人而言,一个残酷的事实正在浮现:这个曾经的中东强国,或许再也回不到从前了。正如大马士革一位面包店老板的哀叹:“我们连每天的面粉都要靠联合国车队,谁还在乎国旗是什么颜色?”

**信源备注:** 伊朗Press新闻网、黎巴嫩广场电视台、以色列《国土报》、联合国难民署简报及战场亲历者访谈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水虎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38368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