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

21年尹同跃由小尹成了老尹,不差钱的奇瑞为何现在要上市?

追逐上市梦21年的奇瑞终于要圆梦了。据港交所官网9月7日晚披露,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奇瑞)正式通过聆讯,从以往国内企业在港交所上市的先例来看,通过聆讯后,虽然企业仍需完成招股书更新、路演、定价及股份分配等程序,最终才能正式挂牌交易,同时需根据市场情况安排具体上市时间。从聆讯到上市通常需1-3个月,但基本可以确定奇瑞已经一只脚迈进了港交所的大门,有望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。

追逐上市梦21年的奇瑞终于要圆梦了。

据港交所官网9月7日晚披露,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奇瑞)正式通过聆讯,从以往国内企业在港交所上市的先例来看,通过聆讯后,虽然企业仍需完成招股书更新、路演、定价及股份分配等程序,最终才能正式挂牌交易,同时需根据市场情况安排具体上市时间。从聆讯到上市通常需1-3个月,但基本可以确定奇瑞已经一只脚迈进了港交所的大门,有望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。

21年尹同跃由小尹成了老尹,不差钱的奇瑞为何现在要上市?

公开资料显示,奇瑞2024年实现收入2698.97亿元,同比增长65.4%;净利润143.34亿元,同比增长37.2%。2024年全球销量突破229.5万辆,稳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第二、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企业。

港交所还披露,奇瑞拟发行不超过6.99亿股港股,18名股东持有的20.16亿股境内股份将转为境外流通。前五大股东包括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、芜湖市投资控股集团等,转换股数均超1.5亿股。按照此前相关报道募资350亿元计算,每股价格可能会达到50元。根据奇瑞最新招股书及投行分析,以2024年净利润143亿元的10倍PE计算,奇瑞港股IPO估值约1500亿元人民币。

从2004年奇瑞首次冲击IPO至今,历时21年,尹同跃从黑发变成了白发。董事长尹同跃并非单纯意义上的“职业经理人”,他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直接持有奇瑞汽车18.25%的股份,是公司第二大股东。按奇瑞汽车1500亿元估值计算,尹同跃持有的18.25%股份价值约273.75亿元。这位从工程师转型的企业家,即将通过奇瑞IPO收获不菲身价。

从小草房到500强

2024年8月,奇瑞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榜单,位居385位。这家由27年前荒滩的“小草房”企业一步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,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用户超过1500万,业务覆盖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500强。

21年尹同跃由小尹成了老尹,不差钱的奇瑞为何现在要上市?

奇瑞能从一家不知名的小作坊成为世界500强,作为奇瑞创始人之一的尹同跃居功至伟。

1962年11月出生在安徽巢湖农村的尹同跃,自幼天资过人、聪颖好学,1980年18岁的尹同跃考取合肥安徽工学院(现合肥工业大学)汽车专业,成为改革开放后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。在那个大学生无比吃香的年代,尹同跃毕业后就端上了铁饭碗,成为中国一汽红旗轿车厂的工艺员,因表现出色,在1989年先后赴德国和美国深造学习,1991年回国后继续在一汽工作。在一汽大众担任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科长,积累了丰富的汽车行业经验。

当时合资品牌和进口车几乎完全把控了中国汽车市场,国产汽车品牌甚至无法造出发动机等汽车核心部件,发动机牢牢被把控在合资品牌和进口车手中,国产汽车品牌寥寥无几。对汽车行业无比了解的尹同跃心中一直有个“造中国车”的梦想,也一直寻觅能“造中国车”的机会,直到1996年尹同跃的家乡芜湖向他发出“中国人要造自己的车”的邀请,尹同跃毅然告别在一汽已经非常安稳且条件比较优越的工作,投身安徽芜湖的自主造车的事业之中。

1997年3月18日,奇瑞打下了第一根厂房立柱,奇瑞正式拉开了建设的大幕。当时国内根本没有发动机的生产线,在奇瑞总装厂筹建的时候,只能从英国进口二手的发动机生产线,但英国人的傲慢和敷衍,和奇瑞期望的进度相差甚远,此时尹同跃站了出来,带领团队全面接受原本由英国专家搭建的发动机安装线。在每周7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的高强度日夜奋战下,历时将近一年,发动机生产线安装完毕,一次性调试成功。

1999年4月27日,奇瑞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,又是一次性点火成功,为奇瑞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这一年的12月18日,奇瑞第一辆整装车下线,标志着奇瑞具备独立生产汽车的能力。2001年,奇瑞凭借高性价比和可靠质量的第一款轿车 “风云” 正式上市,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。

真正让奇瑞火遍大江南北的还是奇瑞QQ,定位“年轻人的第一辆车”的初代QQ,标志性笑脸前格栅、圆形大灯,车身尺寸3564×1620×1527mm,主打可爱实用风格,凭借圆润造型和2.66万-5万低价,累计销量超140万辆,成为首个迈进 “汽车百万俱乐部” 的自主品牌,让奇瑞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自主品牌车企之一,直至2024年跃居世界500强。

2004年2月,尹同跃担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兼总经理。也正是在那一年奇瑞喊出上市的口号,只是没想到这一目标被推迟了21年。

尹同跃所持股份比例,不仅显著高于一般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水平,甚至超越了知名战略投资者立讯精密所持的16.83%,其持股比例仅次于芜湖市国资委旗下芜湖创投所持的 21.17%。

依据奇瑞汽车此次首次公开募股(IPO)计划募集资金15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的规模进行测算,其估值或将达到1000至1500亿元人民币。基于此估算,尹同跃所持有的 18.25%股份,其价值处于182.5亿至273.75亿元人民币区间。这笔财富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对企业家价值予以认可的最直观例证。

与其他车企掌门人相比,比亚迪王传福持股比例约为17.8%,对应市值约千亿元;长城汽车魏建军持股比例约为 34.5%,对应市值约千亿元;吉利汽车李书福通过多家上市公司持有股份,财富分布更为分散。尹同跃的独特性在于,作为一家具有国资背景企业的创始人,他能够获得如此高比例的股权,这种情况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并不常见。

7次上市的艰辛路

2003年7月首代奇瑞QQ上市,首年销量突破4万辆,几乎每月销量1万辆,尹同跃本想趁奇瑞QQ大火上市,但因和上汽之间的股权纠纷,最终未能如愿。随后尹同跃开始了股份制改造,厘清了股权,但在2007年再次冲击IPO时,却因没有一个强劲品牌,在当时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,奇瑞第二次上市再次失利。

连续两次上市失利,对尹同跃的信心带来一定的打击,第三次冲击IPO已是8年之后。此时处于新能源汽车风口,奇瑞本想借壳“海螺型材”把奇瑞新能源扶上市,只是当时奇瑞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不足两万辆,根本无法打动资本市场。

随后,奇瑞为了应对车市萧条不得不进行了混改,青岛五道口注资196亿元入股奇瑞,奇瑞国资持股降至40%以下,尹同跃本想赌一把,把奇瑞送上市,可惜再次天不遂人愿,青岛五道口在奇瑞上市的关键时期资金链断裂,虽有后来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斥资百亿的接盘,却让复杂的股权结构更加复杂,奇瑞几次上市均未成功。

尹同跃第一次喊奇瑞上市时,年方42岁,如今已经是年过六旬的尹老汉,而就这一次上市也充满艰辛和惊险。今年2月提交的招股书,港交所一直没有进入聆讯环节,而按照港交所规定,招股书递交满6个月未聆讯即会自动失效。过了6个月,奇瑞不得不重新递交招股书,重新排队等待聆讯。

21年尹同跃由小尹成了老尹,不差钱的奇瑞为何现在要上市?

8月26日,中国证监会官网刚发布《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“全流通”备案通知书》,这意味着奇瑞汽车港股IPO上市完成了关键流程节点,甚至网上热传奇瑞将在9月9日敲钟,连股票代码都已经被说非常有内涵。有意思的是,奇瑞旗下的伯特利、埃夫特、瑞鹄模具、鸿合科技等企业均已上市,奇瑞作为主体一直迟迟未能上市,奇瑞一旦港交所上市成功,奇瑞系上市集群将极为庞大。

21年尹同跃由小尹成了老尹,不差钱的奇瑞为何现在要上市?

二次申请只是一个插曲,奇瑞二次递交招股书,并不是IPO失败。以港交所惯例,如果聆讯未通过,才彻底宣布IPO失败,港交所接受了奇瑞的二次递交的招股书,说明此前或一直在排队等候之中。好在,历经21年的等待,奇瑞终于通过了聆讯,上市就在眼前。

亮眼业绩是关键

奇瑞之所以有望成为港股年内最大车企IPO,和其自身亮眼的业绩表现不无关系。招股书显示,近三年,奇瑞营收分别为926.18亿元、1632.05亿元和2698.97亿元,增幅分别为76.2%和65.4%。2022年至2024年,奇瑞净利润分别为58.06亿元、104.44亿元、143.34亿元,同比增长80%和37%。这样的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在自主品牌车企中已属优异,尤其是营收和净利润的增幅稳居众多车企的前列。乘用车销量增速达38.4%,稳居全球前二十大车企之首。

21年尹同跃由小尹成了老尹,不差钱的奇瑞为何现在要上市?

2022年至2024年期间,奇瑞的毛利率分别为13.8%、16.0%和13.5%。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2.4%,相比此前略有下滑,但2023年因海外市场扩张及燃油车占比高(87.8%)推高毛利率,但2024年起受新能源转型(占比升至21.9%)及海外政策(如俄罗斯报废税)影响回落。

不可否认奇瑞的毛利率依然低于头部车企,比亚迪和长城的毛利率长期维持在18%-20%之间,奇瑞和他们相比有不小差距。这和奇瑞的产品价格带有关,奇瑞长期聚焦10万元级市场,高端化不足,同时奇瑞新能源占比低,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收入占比27.3%,仍低于燃油车72.7%,而新能源业务初期成本较高,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,必然拉低自身的毛利率。尽管毛利率偏低,但奇瑞通过费用控制维持净利率竞争力,管理/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,抵消部分毛利压力,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净利率6.9%,净利润47.26亿元,同比增长90.9%。

电动化智能化,是奇瑞两大发力点,尹同跃为扭转新能源领域的短板,拉来了自己的老乡余承东,以最谦恭的弯腰合作身段,成为华为智界的一员。奇瑞与华为的牵手,也成为本次IPO的加分项。

21年尹同跃由小尹成了老尹,不差钱的奇瑞为何现在要上市?

2024年奇瑞集团海外销量达114.46万辆,同比增长21.4%,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,占中国车企出口总量的20%。相当于海外每卖出5辆中国车,就有1辆来自奇瑞,平均每27秒交付一辆车至海外用户。截至2025年3月,海外经销商网点达2958家,半年新增417家,目前奇瑞已经实现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布局,在西班牙重启本土品牌EBRO,建立欧洲首座中国车企工厂,针对不同市场调整产品,如中东耐高温设计、南美山地底盘调校等。

如此亮眼的业绩,以及牵手华为,奇瑞上市几乎是顺理成章。

只是奇瑞目前尚未消除00后校招生“凯哥”因抵制加班而最终离职的负面舆情,8月24日,李某凯在社交平台澄清为自愿离职,强调因“职业规划与奇瑞不符”,否认被开除或施压,随后奇瑞被曝出新规“P5以下员工发邮件需领导审核”,考勤管理趋严。尹同跃强调的“向精细化管理迈进”,整合品牌管理架构以提升效率,提出2024年销量目标增长50%,员工压力或进一步加剧,众多媒体频频报道奇瑞“加班文化”,尹同跃如何平衡人性化管理和“要业绩”成为摆在面前的挑战。

这21年,奇瑞人怀揣汽车强国梦,在技术研发上深耕细作,突破重重难关;于市场竞争中披荆斩棘,不断拓展版图。如今,奇瑞成功上市,这是对其多年坚持与拼搏的至高褒奖。上市不是终点,而是新征程的起点。相信奇瑞将凭借上市东风,汇聚更多资源,以更昂扬的姿态,在全球汽车舞台上绽放璀璨光芒,续写属于中国汽车的传奇!

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、复制、传播或改编该文章,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作 者 | 梦萧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水虎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50592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